2020中国社区零售供应链研究报告

社区零售

发布时间:2020-04-29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很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在此期间,社区零售成为为数不多逆势加速跑的行业。

特殊时期下,由于延迟复工、居家隔离,大部分人的居家时间被延长,加上交通管制、店铺停业等客观因素,原本一些外出就餐,去大型超市采购等需求,被可以送货到家的社区新零售取代。苏宁方面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元宵(1月24日至2月8日),苏宁小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19.62%,依托于苏宁小店的苏宁菜场订单量更是暴增650%;每日优鲜在接受采访中称,2020年春节期间每日优鲜的交易额实现3~4倍的增长;据媒体报道,从1月20日至2月25日前后,京东七鲜生活线上订单较非疫情时增加1.5倍,到店自提订单增加1倍......

本次疫情让社区零售免费获取了大量流量,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生鲜到家服务供应链能力孱弱、履约不及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据了解,在疫情期间,由于订单量暴增,多个平台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例如,多种商品处于缺货状态,或者一上架就被抢空。此外,由于正值春节假期,员工返乡,运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加上生鲜电商骑手电瓶车的载货量有限,原来半小时内或者一小时可以送达,时间被延长到半天,有的甚至要隔天。

随着疫情防控形式逐渐平稳,生鲜到家订单可能会逐步回落,行业洗牌加速。加速跑的社区新零售能跑多远,供应链能力是关键!

基于此,罗戈研究推出《2020中国社区零售供应链研究报告》,结合典型案例,从社区新零售的概念,分类,社区零售与传统电商零售的供应链模型对比,社区零售供应链中的新技术以及社区零售供应链的发展趋势等维度进行分析,为业内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社区新零售在疫情下重要性凸显的关键原因:以用户为中心,本地化供应链

在疫情期间,能让居家的消费者不用出小区购买,便可即时买到蔬菜、日常用品等刚需生活物资,是社区新零售最表现突出的地方,而传统电商这方面的能力却相对较弱,这背后,是两者在供应链上的区别。

1.以用户为中心

社区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模式相比,用户端的消费体验有了很大提升,这反应在后端,是同样“以用户为中心”而设计的供应链体系。

与传统社区零售供应链由品牌商研制产品,经由分销商转至下游零售商直接面对客户的推式线性网络不同,社区零售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基于需求的高效供应链服务。社区新零售基于用户群设计服务场景、渠道、产品以及供应链与物流,借助数据掌握客户消费行为、特征等信息,基于客户数据进行需求预测,提前配置产品与服务资源。消费者既可到店消费,也可以选择由即时配送团队提供快速、准时的派送到家服务。

2.依托本地供应链

社区零售通常以高频、刚需的生鲜蔬菜品类为切入点。生鲜蔬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为严重,如果再结合社区零售末端交付的即时配送,其履约成本将会变得很高。因此,社区零售通常需要与本地供应链建立合作,蔬菜尽量追求地产地销,以达成较低的物流成本和保障高效的末端交付。而传统B2C电商覆盖的品类更加全面,需要全国性的供应链和消费网络支撑订单密度。

以苏宁小店的苏宁菜场为例,每天晚上9点之前,用户可以在线上下单,之后苏宁菜场便会从原产地直接采摘送到RDC及加工中心,再配送到各前置仓和苏宁小店,用户第二天早上7点后可到小店取菜,实现“今天定明天取”的模式。目前苏宁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城开设加工中心,为350家苏宁菜场提供生鲜供应。


3.叠加现有零售基础设施,门店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除生鲜蔬菜品类之外,社区零售也会逐渐涉及普通干货、快消品等消费频次和时效要求相对低的品类,可通过现有大卖场库存+原有快递物流体系进行半日达、次日达等定时达配送模式,覆盖范围可扩张至20km,时效略低于即时配送,但高于传统电商快递体系。

典型的案例如苏宁小店:基于社区场景,苏宁小店+苏宁秒达可为周边用户提供一小时达服务。同时,苏宁小店也可以依托苏宁集团原有的仓配体系,实现与苏宁易购的打通,本地仓发货、预售,实现次日达服务。

此外,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服务作用凸显。无接触配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配送至用户指定地点、配送至智能取餐柜、无人车配送等。苏宁在北京、南京、苏州三地相继完成末端无人配送部署,通过“无人车”配送的“无接触”服务进一步降低用户与快递员双方感染的风险。美团买菜也在北京顺义进行无人车配送试点。

尽管如此,但其实与传统线下优质超市公司相比,社区新零售尤其是生鲜电商的供应链能力弱点比较明显,长期来看各大生鲜到家平台面临用户留存、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盈利模型等多方面考验。

生鲜类社区零售店vs便利店vs前置仓vs社区团购,各路玩家同台竞赛

随着社区零售的快速发展,创业者、传统电商零售及快递巨头等纷纷布局社区零售,不同形态的社区零售模式共同发展。

按主要销售品类、服务方式等不同 ,有以到店消费为主的生鲜门店、到店和到家相结合的便利店、小型商超,以即时配送到家为主的前置仓,以及依托于社交网络发展的的社区团购等模式,不同类型的模式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

(一)生鲜类社区零售店

由于高频刚需的特点加上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生鲜品类是社区零售中最重要、发展最迅速的品类之一。生鲜门店类社区零售将生鲜作为最主要品类,其类型主要有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生鲜折扣店、便利店+生鲜、加盟型社区菜店,以及传统的社区菜市场或蔬菜小店。

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大多数实体零售企业正在经营的业态,也是较为成熟的生鲜社区店形态。中百集团旗下的邻里生鲜店便是典型代表。选品前先调研门店周边的市场需求,确定门店要经营的品类。由中百集团旗下的中央大厨房进行研发配送,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还拥有专门的生鲜配送中心,实现了蔬菜供应链协同处理,降低流通环节的损耗。

生鲜折扣店:以基本款生鲜品类为主打,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综合成本使得其商品在品质和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通过抢占社区入口的选址策略来服务周边500米的家庭生鲜消费。最具典型的案例便是生鲜传奇,立足于鲜产品及厨房周边商品,利用精准的货架管理和同城低价优势,聚焦消费者厨房的核心品类。

便利店+生鲜:在便利店品类的基础上引入生鲜品类,部分业态还支持全渠道购物功能、助结账功能,生鲜品类以包装好的净菜和精品水果为主。永辉生活是该模式的典型案例,永辉生活经营范围以生鲜、干货、酒水及生活中常用的日用百货为主,其中生鲜占比高达50%,定位为家门口的永辉。透过全球供应链结合智慧零售,打造的新零售模式,贴近生活与社区。

加盟型社区菜店:该模式代表企业是“不卖隔夜肉”的钱大妈,主打生鲜品类,拥有自建的仓储配送体系,从食材的采购、打包、分拣、到店整个作业过程不超过12个小时,最大程度保障食材新鲜。所有门店的新鲜肉菜产品均要求当天销售完毕,每天19:00开始打折,每个半小时再降一折,直至免费派送。

生鲜的购买客流较为稳定,客户复购率高,市场容量较大,然而生鲜也品类有着毛利低、损耗大等特点,且贴近社区的门店租金和用工成本等也较高。

(二)便利店、超市类社区零售

便利店新零售在传统经营基础上探索门店经营,赋予更多的社交营销、配送功能,增强顾客体验。在前端营销上,立足社区,通过部署线上商城、小程序、智能触摸屏,实现“小店变大店”。后端对接社化供应链,扩展自有品牌、合作品牌、海外商品、公共商品库,以丰富品类。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苏宁小店、天猫小店。

2017年底,苏宁提出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苏宁小店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苏宁物流正式启动30分钟社区配送网络建设,搭建了社区配送众包平台“苏宁秒达”,并伴随苏宁小店的开设,完成了对城市社区即时服务网络的快速搭建,三公里1小时达,一公里30分钟配送,覆盖了超过40000个社区,并根据客群不同发展出了4种店型,精准覆盖不同社区。苏宁小店围绕社区场景不断进化,如今的苏宁小店3.0叠加了多种生活服务,除了餐饮、购物等基础零售形态,推出了其服务品牌“生活帮”,包括家电CARE、生活CARE、包裹CARE三大产品线,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

天猫小店是阿里巴巴旗下零售通平台于2017年8月正式提出的实体零售店,将潜力大的便利店用加盟的形式,统一使用天猫形象,同时接入整个阿里系的生态力量,帮助零售小店拥抱新零售。

无论是苏宁小店的一公里30分钟送达,还是天猫小店定时达,都在到店消费的基础上增加了货物到家的选项,以提升效率为核心,到店与到家两种模式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三)前置仓模式

前置仓是近年来在社区零售领域比较火热的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区域密集建仓。基于大数据精准预测,提前判断各地区需求情况,货物在大仓进行标准化的加工,基于预测结果,统一配送到各地前置仓,一旦消费者下单后,便从前置仓即时配送到消费者。该模式下,前置仓更多是发挥流通作用,蔬菜、肉类等生鲜产品不会在前置仓存储。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苏宁前置仓等是前置仓模式的典型代表。从城市定位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二线城市是前置仓主要战场。

(四)社区团购

社区拼团现在的主流模式是以线下小区为单位,线上建立微信群,招募“团长”,“团长”在微信群内发布商品预售和团购商品信息。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下单后,平台统一发货到小区,用户到提货点取货。这种交易模式大幅度降低了推广成本,与传统线下门店相比,社区团购采用预售模式,以销定采,省去了地租、人力成本。立足湖南的区域型社区团购电商兴盛优选是该模式的典型实践者,从本地供应商开始交付,再到运输商品至自提点,可以做到类似京东的211时效,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低于 1 元。

社区新零售供应链未来五大趋势

仓储前置社区化:越来越靠近消费者的仓储设施能够提供更便捷的配送、更科学的商品流通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最终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依托原有零售基础设施,降低订单履约成本:苏宁、阿里等传统零售、电商巨头,在向社区零售进军的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原有的门店、站点、运力等基础设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时效。

门店数字化:依托AI、物联网、互联网进行门店数字化升级。

供应链数字化、网络化:新的零售生态下,科技进步将驱动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转型,传统的线性供应链将逐渐演变成动态的网状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之间可以通过数字化核心实现互联互通,数据的无缝对接和流通将使得各个节点能够根据对数据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馈。

供应链平台化: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物流履约平台,提供仓储、分拣、配送、取货等各环节的服务,依托全国网络提供平台化服务。

社区零售的门店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的空间,所能提供的服务绝不仅是商品的售卖,还可以提居民日常所需的各种服务。以苏宁小店为例,店内的生活帮提供快递存放/代寄、商品代送、清洗、保洁、家电安装与维修、回收、净水、空气治理、手机维修、亲子活动等一系列服务,消费者可以就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未来,社区零售所能探索的附加服务方向还有很多。